當前位置:首頁 > 種業動態
浙江省種業振興典型案例-以水產種業“芯引擎”助推南潯漁業綠色健康發展
湖州市南潯區是全國著名的淡水魚產區和漁文化的發源地,現有水產養殖面積21.4萬畝,淡 水魚產量長期位居浙江省榜首。水產種業是漁業產業發展的“芯” 動力,南潯水產種業基礎扎實,現有區級水產苗種企業30家,年 產羅氏沼蝦、加州鱸魚、黃顙魚等特種水產種苗200億余尾,其中羅氏沼蝦苗種年產量超100億尾,占全國羅氏沼蝦苗種總產量25%以上,大口黑鱸優 鱸系列良種覆蓋面積超6萬畝,占全省大口黑鱸養殖面積40%以上,羅氏沼蝦苗種生產 能力及大口黑鱸養殖面積均為全省第一。近年來,南潯區政府高度重視水產種業的發 展,通過實施‘政策協同、機制改革、技術創新’三位一體的創新戰略,傾力打造集水 產種業研發、繁育、推廣、產業化發展于一體的現代化水產種業硅谷,持續探索水產 種業的轉型升級路徑,為推動南潯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加強政策協同
一是聚焦規劃引領。制定出臺《湖州市南潯區長三角農業硅谷方案(2022— 2025年)》,旨在建設一個以南潯為基點,輻射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面向全國的農業硅谷,集種子研發、中試、科普、交易等核心功能于一體,形成現代化的種業發展板塊,構建了西部水產種業硅谷和東部郊野硅谷兩大種業孵化基地,激發“農業硅谷” 科技創新活力。
二是聚焦資金扶持。大力培育水產良種場,提升水產育種水平,區政府出臺《關于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提到“對成功創建省級水產良種場的主體,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對通過新品種認定或資源原產地認證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給予每項一次性5萬元獎勵”。
三是聚焦項目保障。南潯區成功爭創了國家級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將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作為重點,新培育“南太湖淡水種業研究院建設”等關鍵種業項目3個,總投資3000萬元,補助資金900萬元,不斷夯實南潯水產種業產業基礎。
加強機制改革
一是招引核心企業。充分利用南潯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區位優勢,采用筑巢引鳳的方式,先后引進了正大水產、谷樂登等一批水產種業科技型企業,重點掌握南潯主導 養殖品種“三魚三蝦”的苗種繁養技術。另外,在西部水產種業硅谷中,招引漁業種業 重點項目4個,其中省種業集團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打造集保種、繁育、推廣及科 技創新于一體的羅氏沼蝦繁育中心科創基地,湖州數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投資 2000萬元建設加州鱸魚工廠化苗種繁育中心。
二是建設科研平臺。政企合作共同打造 南太湖種業研究院,配備一支由3名博士、3名碩士和4名學士組建的科研團隊,與劉 少軍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中心等單位開 展戰略合作,致力于水產育種、綠色養殖和數字漁業等多領域深耕。湖師院楊國梁教 授團隊與區強村富民集團合作計劃投資8000萬元在和孚鎮打造占地200畝的羅氏沼蝦 育繁推一體化中心。
三是打造種業高地。充分認識頭部企業的重要性,當好產業發展 的“領頭羊”,結合南潯漁業特色,培育正大公司創建省級加州鱸魚良種場,扶持通源 農業爭創國家級無規定蛙類疫病苗種場,打造水產領軍型種業企業,提高南潯種業核 心競爭力。
加強技術創新
一是組建專家團隊。以1+1+N 產學研聯盟為依托,吸引對接科研(種業)團隊資源,構建“院校專家+省市專家+本地專家”的漁業專家技術隊伍,開展科研合作,重點 開展飼料鱖魚、全雄加州鱸、雜交羅氏沼蝦等一批適合本土養殖的優質水產品種的繁育推一體化工作。
二是推廣優良品種。 聚焦水產最前沿優良品種,結合南潯現有養殖 品種結構,引進并示范推廣羅氏沼蝦“南太湖3號”、大口黑鱸“優鱸3號”、青蝦“太湖3 號”、黃顙魚“全雄2號”等優良品種,不斷優化南潯水產養殖結構。
三是示范先進模式。 大力發展陸基圓桶養殖、工廠化養殖等設施漁業,通過精準化的技術手段和數智化管理模式,提高水產種苗的繁育效率、質量與可持續性,助推了水產種業技術變革。
經驗啟示
種業新格局初步形成。南潯區謀劃布局了西部水產種業硅谷和東部郊野硅谷兩大種業集聚區。西部水產種業硅谷,重點引進浙江種業集團、谷樂登、大愚等水產種業重點企業5家,成功組建南太湖水產種業研究院并掛牌運營;東部郊野硅谷則聚焦“稻+”系列,規劃用地 5000畝,正在初步打造一個集種業創新示范區、稻魚循環種養區、農業超新物種區 為一體的長三角農業硅谷試驗基地。
種業新增量穩步推進。科技興漁,驅動水產種業產能加速擴容。正大水產成為全區最大的工廠化水產育苗基地,另有3個工廠化水產種業項目落戶南潯;全區超300個陸基圓桶池主要開展苗種繁育及標粗擴繁工作;全區新培育市級以上水產良種場6家,實現新增特種水產種 苗超20億尾。
種業新陣型初步形成。南潯區構建了以鱸魚、黃顙魚、鱖魚(三魚)和小龍蝦、青蝦、羅氏沼蝦(三蝦)六大養殖品種為主的產業格局。新增省級以上水產實驗室1個,新招引水產種業 相關科研人員30人以上,同桂建芳等院士團隊及湘湖實驗室、浙江大學、浙江省淡水 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等多個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進一步深化種業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水產種業從“量”到“質”的跨越。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