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鋒站長赴廣西開展“五大行動”專題調研
為深入了解各地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工作經驗、成效、問題,積極推進“五大行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8月15-18日,全國水產總站崔利鋒站長赴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專題調研。廣西區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李偉鵬,廣西區農業農村廳漁業處、水產技術推廣站、水產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同志一同參加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實地考察了來賓市鑫興水產養殖合作社陸基圓池循環水種養基地、柳州市綠嘉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陸基圓池養殖基地、桂林市龍勝縣昭華鱘魚養殖場,與養殖戶、企業負責人深入交談,重點調研了廣西區陸基圓池循環水養殖模式和高密度流水養殖模式的示范推廣及經濟、生態效益,養殖尾水的循環利用,“五大行動”骨干基地的運行情況和存在問題等。調研組召開座談會,聽取廣西區及部分地區“五大行動”實施情況的匯報,與廣西區水產部門同志和部分企業代表進行了交流。
崔利鋒充分肯定了廣西區推進實施“五大行動”取得的進展和成績。他表示,廣西在技術模式的創新方面很有特點、也卓有成效,創新集成的陸基圓池循環水養殖模式已在多個省(區、市)推廣應用,經濟、生態效果良好。創新推廣的稻螺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很有特色,是螺螄粉產業的重要一環,助力“小米粉,大產業”成效顯著。
崔利鋒指出,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開展三年來,在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和農業農村、漁業部門的領導下,各地推廣機構認真組織,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養殖企業等積極參與,收到良好成效。“五大行動”是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十四五”期間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的重點工作。崔利鋒強調,推進落實好“五大行動”要注意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抓機遇。以“大食物觀”為指導思想,牢牢把握“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重要發展機遇,推進發展水產養殖和實施“五大行動”,以內陸設施化養殖、稻漁綜合種養、鹽堿地漁農綜合利用、大水面綜合開發、深遠海養殖等為重點,拓展水產養殖增量空間,為新形勢下的穩產保供和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二是樹樣板。遴選建設骨干基地是推進“五大行動”的重要措施,各地要以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尾水治理、減量用藥、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使用良種等五個方面為遴選條件,在骨干基地實現五個行動全覆蓋。各地要以骨干基地為樣板,充分發揮骨干基地在技術模式集成示范和引領帶動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提水平。以骨干基地為重點,著力提升養殖技術、設施、裝備、智能化水平,逐步推進水產養殖標準化、規范化,打造一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水產養殖典型企業,形成一批養殖技術標準、規范。四是擴規模。以現有骨干基地為基礎,擴大“五大行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可以根據養殖主體情況先遴選創建地市級、省級骨干基地,實現“五大行動”全覆蓋后再推選為國家級骨干基地,逐漸形成“國家-省-市”骨干基地梯隊。五是促融合。強化“五大行動”與相關產業的發展相融合,促進魚菜共生、稻漁綜合種養、休閑漁業、旅游等一二三產有機結合,帶動農民增收,改善生態環境,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六是強支持。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發展前景和收益優勢吸引企業自主投資。加強政府引導,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和養殖戶參與到“五大行動”中來。推動落實“五大行動”有關文件中相關支持政策,促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取得更好效果。【示范處供稿】